《建筑识图与构造》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基本构造方法,掌握建筑工程图纸的识读知识。本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它课程奠定基础。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按照职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成长规律,需要在高职阶段学习技术、管理、 经济三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三方面均需要工程和工程师的交流。
本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基础技能和初步的职业能力。正确、熟练、规范地使用工程和工程师的语言。为他们职业生涯的终生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本课程任务主要是(1)适应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综合技术技能课提供方法和能力的基础。(2)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施工员、关砌、木工翻样、钢筋翻样、测量员、质量员、安全员、造价员等。(3)适应学生的终生发展——项目工程师(技术员)、造价师(预算员)、项目经理或其他更高层次的职业岗位。
课程的总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掌握建筑的构成要素和分类原则;掌握投影的分类和基本原理;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及制图标准;了解建筑的等级和标准化;掌握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构造原理及典型做法;掌握绘制及识读建筑专业施工图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
具有熟练绘制及识读建筑专业施工图的能力;
能够根据工程及环境的具体条件,合理地选择或实施有效、可靠、经济、美观的建筑构造措施;
具有熟练应用有关制图标准及构造标准图集的能力。
(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结合典型工程案例的分析,采用以建筑识图、绘图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所设计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建筑施工或设计企业工作岗位作为课程主线,将本课程分解为投影原理、建筑构造、施工图等几个逐步递进的任务,课程内容中把投影原理和建筑构造作为基础知识部分,把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作为任务目标,这样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建筑识图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对建筑识图基本知识、建筑施工图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等作了较详细规定,并在活动设计中安排了多种实践活动。同时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要求,倡导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胜任工程造价岗位的识图、绘图能力,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雨课堂、腾讯会议等平台均能进行线上教学,配合线上理论部分设计有实训项目,比如剖面图部分,先进行剖面图的概念描述,符号的标注规定讲解,然后引入实训项目,介绍一种阶形素混凝土基础进行实操。考核采用过程考核。(1)突出形成性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训练、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成绩记录。(2)强调课程结束后进行总结性评价,结合实际建筑工程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能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水平。
教学组织第一阶段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以自编的教材与习题为主,采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教学、实体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边讲边画,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练习及大作业实训项目。第二阶段为项目引领的技能训练,模拟实际工程“图纸交底”、“图纸会审”进行工程图的作业讲评。实习阶段参加工地的实际“图纸交底”、“图纸会审”工作后的讲评。小组总结与自述——同学互评和答疑——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分析和讨论。
千百年来,工程图纸和制图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信息时代,工程图纸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适应工程发展,考虑学生职业生涯。 本课程引入CAD制图软件和REVIT三维建模软件辅助教学,培养能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各产业链相关工作,精通最新工程图(模型)和BIM制图(建模)的新一代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