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创期(1993.09~2001.09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9月成立了济光学院,1994年9月开设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首届招生128名,办学形式为学历文凭考试。

此间,正值社会对大学求学的高峰时期,报考建工专业的学生踊跃,招生规模扩大。 1995年在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上海对外贸易职工大学开设教学点,“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改为“房屋建筑工程”(后又改为“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并开设了房地产专业,走出了探索开拓的初创期。

2001年9月,学院被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学院设置专业主任,并聘请同济大学徐伟担任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任,姚坤一为房地产专业主任。


2. 成长期(2001.10~2006.09

2004年,按教育部专业目录确定原两个专业名称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同年,增设了“城镇规划”专业和“楼宇智能化”专业。

2005年,按学院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楼宇智能化”专业划归机电系、“城镇规划”专业划归建筑系。

2006年,建工系正式成立,由同济大学应惠清教授担任系主任、张建忠副教授、王德芳副教授担任系副主任。根据国家发展高职教学的战略目标,我系进行了第一轮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建筑材料实验室、建材力学实验室以及建筑仿真模型实训室、大体积混凝土测温、预应力张拉等实训项目。


3. 基础发展期(2006.10~2017.12

2007年9月,我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首届招生。由此,建工系具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三个专业,在校学生规模350人。

根据2006年教育部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我系教学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转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重点抓好教学质量。开始第二轮实践实训建设,并在培养模式、师资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创建特色,获得一批教学成果:包括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上海市教学名师、高职专业教学比武获奖、上海市级教学团队、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等,并发表了一批教研教改论文。

2012年,我系根据建筑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申请建立“工程造价”专业,并于2013年正式招生。学院任命瞿丹英同志为建工系副系主任兼“工程造价”专业主任。

2013年,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入上海市特色专业建设行列。

2013年5月,我系各专业通过了上海市教委的第二次评估。

2016年10月“建筑工程技术”特色专业建设通过验收,被评为优良等级。

2017年,建工系建筑工程监理专业首届招生。


4. 特色发展(2018.1~至今)

2018年1月,学院聘任柴瑞为建工系主任。

2018年,联合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市园林学校),成功申报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贯通(5年制)人才培养。

2019年,建工系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首届招生。

2019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联合上海杉达学院成功申报了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高本贯通(5年制)人才培养。

2019年,联合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市园林学校),成功申报了工程造价专业中高贯通(5年制)人才培养。

2019年,工程造价专业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骨干专业。

2019年,由顾惠明领衔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并进行了师带徒,中国传统建筑技能大师传承、专业社团、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训练等活动。

2020年1月,学院聘任瞿丹英为建工系主任,聘任葛东霞为建工系副主任。

2020年,成功申报了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21年 4 月,成功申报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实训室建设项目。

2022年2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批上海市“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人才培养教学创新团队” 。

2022年9月,建工系“构建教师、教材、教法三位一体工程建造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上海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2年9月,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设立建筑工程学院,聘任曹吉鸣为院长,聘任葛东霞、刘夏虹为副院长。

2024年9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入选第四批上海职业教育市级示范性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名单。

2024年11月,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群入选上海新一轮首批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名单。

2025年4月,经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聘任李满为副院长。

2025年,建筑工程学院空间数字建模与应用技术专业首届招生。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学院本部:上海市宝山区水产路2859号 邮编:20190